紅木新古典家具:除了木頭,古典家具中還有哪些用材?
毫無疑問,中國古典家具所用的木材,黃花梨,紫檀,紅酸枝,這些都是家具愛好者津津樂道,而且永遠說不完的話題。
因此,除了木材外,作為裝飾材料和其它材料的裝飾作用在古典家具中也同樣占有重要地位。今日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家具上那些“非木”的家具用材。
鮑魚殼
貝殼和羅勒是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寶庫。
我們所說的螺螄,就是用螺殼和海貝(主要是夜光貝,也稱為夜光蠑螺)來磨制人物、花鳥、幾何圖形或文字等薄片,并根據(jù)畫面需要鑲嵌在家具表面的裝飾工藝的統(tǒng)稱。
古典主義的家具,有厚,薄兩種。薄螺鈿家具常被用在漆木家具上,厚實的螺鈿是常見的,硬木家具中的嵌螺螄又是清中后期的京作和廣作家具。
在我國古代家具中,所用的螺鈿最多,其次是夜光螺、貝等。
夜光螺
夜光螺又叫夜光螺,也叫夜光螺,蝶螺,屬于蠑螺科,體形較大,體長約176毫米,寬17毫米,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熱帶水域、臺灣、海南島、西沙、南沙群島、菲律賓、日本等地的海洋。
夜光螺珠層非常厚實,晶瑩剔透,紋理細密,殼表面暗綠色,褐色,白色環(huán)紋相間,頂部常有翠綠斑紋。
牡蠣是一種海生動物,屬于軟體動物門雙殼蛤科(Tridacnidae),屬于海龜科2屬9種,體大者可達1米高,如大蛤蜊,有海洋貝王之稱。
牡蠣的質(zhì)量標準主要有:一是內(nèi)殼玉質(zhì),溫潤、細膩、透亮;二是牡蠣表面車轍狀溝紋凸起,三是用貝殼大小來判斷牡蠣質(zhì)量優(yōu)劣的唯一標準,用貝殼大小來判斷貝殼是否具有玉質(zhì)。
酸枝木嵌螺“粵東省城”款石面長幾。
螺釘采用多閃光彩繪,嵌花紋隨光照角度不同,顏色也會發(fā)生變化,因此用螺鈿裝飾的家具色調(diào)富麗堂皇,裝飾情趣別具一格。
乾隆爺最喜愛。
玉質(zhì)是嵌在百寶嵌件中的一種,在家具上大量鑲嵌,但是這種用法只是小范圍的,是以百寶嵌的形式出現(xiàn)的。
將玉器分開嵌在家具上并大規(guī)模使用,始于乾隆一朝,這與乾隆對玉器的喜愛有密切關(guān)系。
清乾隆青花框木雕嵌白玉三個屏風。
清代乾隆紫檀鑲龍鳳玉璧插屏
紫紅木嵌青玉雕龍紋插屏。
以故宮內(nèi)所藏的鑲玉家具來看,大多數(shù)都是木制座屏上鑲玉板、玉璧、玉魚、小白菜等結(jié)構(gòu),這類家具并不像是鑲玉的家具,不妨把它看成是專門為這些玉器做的架子。
清代乾隆紫檀嵌玉云龍座。
清代乾隆黑漆嵌玉繪百壽字炕。
清朝是乾隆時期的鼎盛時期,各種工藝技術(shù)都高度發(fā)展。嘉慶以后,國力衰微,工藝制量下降,嵌玉之器也。
本文中所舉的乾隆鑲玉家具代表了清代家具藝術(shù)的最高水平,而大件嵌玉制品存世極少,越顯珍貴。
錦上添花
瓷
片
從古往今來,中國是世界名瓷之國,近代以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有類似瓷器燒造的水平。
利用陶瓷制作家具,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瓷片作為元素嵌入家具中,常見的有柜門、桌案面、凳、椅背、床圍、屏心等,其中以青花瓷最多。
例如黑漆嵌瓷山水圖羅漢床、楠木嵌瓷龍紋圓凳等,共同特征是瓷板甚厚且空心,正反兩面均有紋飾。
清中期紫檀嵌瓷寶座。
清初紫檀嵌瓷心羅漢床
還有一類是用陶瓷燒制而成的,最常見的就是鼓形墩,以青花瓷云龍紋為代表,也有瓷制的傳世瓷器。
彩繪如意紋帶花紋的乾隆御制瓷器。
明中葉的青花獅繡雙鋪獸鼓。
明嘉靖青花海水龍紋兩鋪獸鼓椅。
清代光緒青花纏枝蓮團扇。
用瓷片做嵌件的家具多用來代替桌案,板凳的面心或屏風式石板屏心,瓷片厚度接近瓦片,以清式家具常見,此為“鑲瓷”做法。
與依圖案影像燒制瓷片,再嵌在家俱面板上的「嵌瓷」作法較少見,因成本高,工期長。
由王權(quán)而炫耀。
鹿
角
用于家俱,鹿角椅一把。它既有明式圈椅的結(jié)構(gòu)與造型,又與文人的圈椅有著完全不同的游牧氣息。
家俱用鹿角,一般是馬鹿角。
馬的名字就像馬的形體一樣,它的身體是深棕色的,所以馬鹿的名字叫赤鹿,它的背部和兩面之間有白斑。一般雄性雌雄交配,分8支雌雄交配,9~10叉也有。鹿的主干非常長,年齡可以達到1~1.5米。
清朝乾隆時期的鹿角椅故宮博物院藏。
長131cm,寬92cm,縱深76.5cm。
鹿的椅子大致是圈椅式,椅背由一鹿全角制成,角根與鹿的頭相連。角枝和叉子恰巧取代了圈椅中的鵝脖和拐杖。后面用兩根鹿角做支撐,中間鑲板。
羊角椅是清式家具中獨特的款式,由皇太極制作。身為馬背民族,清王朝要求子孫以騎術(shù)為家,這既是對自己擅長騎射,謹遵祖訓,又為后輩樹立了榜樣。
或許,鹿角椅的出現(xiàn)是中國家具遇上彪悍滿清牧人的基因突變,它沿襲了傳統(tǒng)坐具的規(guī)格和制式,但又顯示出一種非凡的帝王氣息。
骨骼清奇
牙
骨
像牙雕的座屏等已趨于工藝范疇。家俱上,象牙多作嵌飾,其光潔細致,也常有染色處理的象牙,稱為染牙,最宜在百寶嵌具中作人物或云紋。
黃花梨邊座雕木象牙山水屏風(局部)
百寶嵌中的象牙(枝)
染色牙透雕荷花器底座。
紫檀嵌染牙插屏支架
另外,象牙常被用來封閉竹尾。精美椅具,特別是漆制椅凳,見足端墊以象牙者,足見其奢。
由于其珍貴稀有,象牙制品在明清時期多見于家具和文房的制作,大件家具使用的很少。
清中葉紫檀嵌牙點翠海屋添籌插屏。
清代紅木牙雕《十三行》圖中的插屏。
象牙可以分為亞洲象牙和非洲象牙,象牙新者色白至淡黃色,在象牙成器之后,顏色和紋理都有變化,時間越長越明顯。其色澤為淡黃色、姜黃、深黃、淺棕、棕黃色。
在改變顏色的同時,紋理也開始改變。硬質(zhì)蛋白由牙髓向外擴散而成的細管相互交叉,形成密集的網(wǎng)狀紋理,從徑切面看為平行的細浪,橫切面有網(wǎng)紋,人字紋。
象牙朝笏
骨骼家具,有象牙仿竹骨鑲骨交椅,屬存世孤品。
這款椅子是用骨頭做的,象牙背上嵌著一顆象牙,椅圈和前后腿是用鐵銷榫接在一起,接縫處雕成竹節(jié),椅面大邊及椅子足下的托泥以木胎包鑲骨。
骨鑲象牙仿竹制清中期。
故宮博物院藏。
骨質(zhì)家具中也有一種嵌骨家具,嵌骨家具的鑲嵌材料主要是牛骨、馬骨,再配以楠木、黃楊木、螺、玳瑁、魚骨等。
骨嵌材料多為紅木、梨花等珍貴的木材,由于其木質(zhì)硬而不易變形,嵌合更顯古樸、單純。
黑漆嵌骨官盒
外來事物的魅力
琺
瑯
作為瓷器方面的外來器物,琺瑯器能夠在中國扎根并發(fā)揚光大實屬不易,更是彰顯其獨特的魅力。那也是引以為榮的中華文明對當時世界上其他地區(qū)科學技術(shù)成就的罕見肯定。
源于波斯的銅制琺瑯,大約在蒙元時期傳入中國,明代開始大量燒制,之后景泰年間達到了一個高峰,后來又被稱為“景泰藍”。從此,景泰藍便成為銅胎掐絲琺瑯器代。
另外一種是從歐洲引進的琺瑯工藝,于清朝康熙年間傳入中國,成為琺瑯彩。家俱上,更有掐絲琺瑯,少有畫琺瑯。
彌陀螺琺瑯面圓香,香幾。
搪瓷家具,有掐絲琺瑯鼓,掐絲琺瑯冰箱等;鑲琺瑯的家具,大到座屏上的屏心,小到桌椅的包角,都有例子。
清掐絲琺瑯蓮冰箱。
一把掐絲壽字紋的扶手椅。
黃花梨鑲琺瑯四件柜。
由于琺瑯瓷的燒制成本高,傳世的琺瑯家具因其制作成本高,罕見。